针织2022:数智织翼振翅飞

 行业动态     |      2024-09-07 04:08

  在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市场需求减弱、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多重考验下,包括针织行业上下游企业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在这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我国针织行业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行业科技创新脚步一刻不停,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持续升级,越来越多企业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跨越疫情“寒冬”, 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潜力。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林云峰表示,我们要踔厉奋发,攻坚克难,弥补行业在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等方面的不足,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阻止不了针织企业科技创新的脚步。科技的助力让针织行业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更好地满足了人们对市场细分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今年5月下旬,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组织召开了粘胶长丝针织产品创新研发项目视频研讨会。来自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的36位专家和联盟成员对粘胶长丝针织产品创新研发项目产品的开发情况、研发经验,以及产品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交流了下一步开发和推广计划。

  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乡化纤”)总经理宋德顺表示,粘胶长丝是一款性能优异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其针织产品的开发会遇到与常规产品开发不一样的问题,需要产品开发企业具有工匠精神。

  自去年10月份,粘胶长丝针织产品创新研发项目启动以来,新乡化纤一直配合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做好产品开发的各项工作。“未来公司也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同时围绕粘胶长丝的生产工艺进行持续改进,为行业提供优良的粘胶长丝产品。”宋德顺说。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瞿静认为,随着我国针织产业的发展,企业创新的主动性愈加迫切。此次研讨会以粘胶长丝针织产品开发为契机,将促进针织行业上下游企业的联动创新。联盟内成员单位在研发过程中的精益求精,有助于集中力量解决行业共性问题,为市场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

  2022年,用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以拳头产品打开更大市场,是很多针织企业寻求发展的共同思路。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据广东洪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坚持以自主品牌的创新为驱动,不断加大产品前端的研发投入。目前,公司的研发设计团队达300人,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投入超过3200万元,较2020年增长23%以上。

  广东曼娜内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曼娜内衣”)今年携自主研发的无缝内衣、无痕内衣等拳头产品参展首届中国·潮汕国际纺织服装博览会,全方位展示了企业技术、产品和品牌优势,受到不少客商的关注。

  曼娜内衣董事长张晓强表示,如今健康舒适类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消费也渐趋年轻化,内衣潮流更替速度快,这已经成为整个内衣服装市场焕新的大趋势。深耕内衣领域30多年的曼娜内衣能发展至今,年产内衣3000万件,产值规模超亿元,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厚爱,与公司用心做精品是分不开的。企业提高品牌核心竞争力靠的就是抓住市场需求,不断加大研发与设计投入。

  如何以市场力量推动创新?汕头市拓信有机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拓信公司”)总经理郭家勇表示,作为一家辅料生产企业,希望用新材料为纺织服装产业注入发展的“催化剂”,让优势更优,让发展更快。今年,拓信公司新研发的60余款添加了有机硅的纺织新材料和新产品,在首届中国·潮汕国际纺织服装博览会上受到广泛好评。

  今年8月举办的2022针织科技创新发展大会上,多位行业专家、高等院校教授和企业研发技术人员,从行业发展形势、针织科技创新、研发产品与市场需求融合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当前针织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总工程师刘军表示,受日趋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我国纺织行业的运行压力增大,投资与消费意愿下降,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发展智能制造和软件系统,实现生产、管理全流程信息互联互通,是针织行业提升先进制造、优质制造、绿色制造能力和精细管理、精益运营水平的重要途径。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专家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王智提出,未来针织行业需要解决的3个重点问题:一是要实现针织智能验布解决方案在前后环节的有效延伸,并积极建立相关的机械标准和应用标准;二是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推动针织智能工厂的全链条发展,打造完整的智能化、信息化系统;三是要关注针织物热湿传导模型的建立,更好地解决人们关注的热湿舒适性问题。

  疫情加速了针织行业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尤其是在进入2022年以来,浙江、江西、广东、河南等针织产业集群企业因地制宜开展数字化创新应用,数字化转型工作更是动作频频。

  在浙江桐庐,颂佳颖服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颂佳颖服饰”)去年投入500多万元引进的全自动电脑横机安装了“织为云”平台数字化系统。公司实现了对针织设备的实时监控与各项数据的自动统计,不仅节省了人工成本,还有效提升了产品优质率。颂佳颖服饰财务经理孙国华介绍,过去企业的次品率在0.5%左右,用了数字化设备后,次品率下降至0.2%左右。

  颂佳颖服饰成立于2010年,生产的针织服装、帽子、围巾、手套、披肩、袜子等产品远销海外,深受消费者喜爱。

  颂佳颖服饰在数字化上的探索,也是桐庐县横村镇针织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未来,横村镇将继续大力推进企业数字化改造,不断提高设备信息化程度,加强信息化管理,为越来越多的针织企业插上数字化翅膀,全力推动针织产业振翅高飞。

  在闻名世界的袜业生产基地浙江省诸暨市,这里每年袜子产量占到全国的70%,全世界的35%。近年来,当地在袜业行业持续推进数字化改革,支持企业通过打造数字化车间来实现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引入智能化生产设备,加速针纺产业从“制造”迈向“智造”。目前全区拥有智能化数控设备5000多台(套),重点企业智能化应用率达60%以上。其中,华兴针织和众拓制衣新上项目已成功入选南昌市首批“5G+智慧工厂”培育项目,产能增加3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20%左右。下一步,青山湖针纺将积极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现代针纺产业智能化水平,全力促进针纺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广东佛山大沥镇盐步内衣行业率先响应国家号召,成为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排头兵,政行企紧密联动,订方案、树标杆、惠行业,涌现出洛可西西、千誉等数字化转型先锋。目前,盐步内衣行业已成为全国中高档品牌最集中的产业集群,盐步内衣区域品牌价值达到69.57亿元,稳居全国区域品牌价值百强榜。

  除了盐步内衣行业外,接下来,大沥镇计划继续推进多个行业创建数字化集群试点,引导培育企业主动抱团顺应数字时代浪潮,从而加快大沥镇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进程,助推大沥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河南省安阳市针织行业通过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等措施,推动专业化、流水线生产改造,为传统针织业带来了新面貌。

  “我们按迪尚集团开发的垂直供应链系统,3D设计后可直接将样板数据推送到样衣中心实现快速打样。与传统的设计、打样流程相比,在设计环节可节省70%的时间,在打样环节更加精准,可节省40%以上的时间。”河南安阳迪尚华盈服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迪尚华盈”)负责人贾建龙这样描述科技创新给企业生产带来的变化。

  迪尚华盈在安阳市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加快了智能制造的建设步伐,根据安阳当地实际,配合迪尚集团总部垂直供应链系统的部署,构建了网络协同的柔性智能制造模式。

  安阳是全国知名的针织服装生产基地,同时也是河南省最大的针织面料织造基地和印染基地,以及全国最大的针织童装品牌中心。近年来,安阳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奋力推进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不断强链、延链、补链,形成上下贯通、集群发展的产业链发展模式,并连续5届荣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的“中国针织服装名城”称号。

  2022年,越来越多的针织企业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快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加强科技创新,在坚持绿色低碳中推动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浙江棒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棒杰公司”)来说,实现“双碳”目标已经变成企业稳健发展的必选项。棒杰公司近年在原有绿色工厂建设基础上,先后斥巨资引进先进设备、技术,着力对工厂能源、配电、配水、污水处理等进行集中布局与高效使用,生产全过程绿色环保,实现最短距离供给,极大提高效能,为构建绿色发展生态提供土壤。同时,棒杰公司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与清洁生产审核,不断强化绿色低碳生产。

  2022年,具有棒杰特色的“绿色运营管理模式”初步形成,工厂内外绿意盎然、充满生机,不仅实现了生产有序、稳中向好,还兼顾了环境保护。

  绿色科技的研发与运用,成为针织行业响应“双碳”目标的核心发力点和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爱慕、焦内等内衣企业都明确打出了“零碳”的绿色标签。爱慕股份再次携手合作伙伴兰精集团,通过“AIMER RENEW×天丝零碳计划”,联动旗下“爱慕”“爱慕先生”“爱慕儿童”等多个品牌,探索时尚可持续产品的多种可能性,打造对环境友好同时满足消费者健康生活需求的内衣,与消费者共同践行绿色环保理念。

  新锐内衣品牌蕉内自创立就将可持续作为发展方向之一,从产品面料到包装,把“绿色”植入产品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今年,蕉内联手兰精集团打造全新基本款——蕉内301P低碳内裤,通过选用零碳天丝纤维织造面料,从生产源头开始实现减排。

  为了从生产源头保障绿色产品质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福建福田纺织印染科技有限公司对多款针织面料通过国际最严格的纺织品生态认证Oeko-Tex Standard 100,领跑“双碳时代”行业新高度。福田纺织印染通过认证的产品主要为漂白、匹染、色织面料,印花的棉、棉氨、涤棉、涤氨、锦氨、莫代尔、有机棉等针织面料,重点应用于婴幼儿装、内衣、家居服、校服和运动休闲服等领域。福田纺织印染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通过纺织品生态认证,更加注重生产工艺中对环保染料和助剂的选用,提高了纺织产品的生态环保性能,也降低了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作为国内户外运动功能面料的领导者之一,上海嘉麟杰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麟杰”)今年4月首次发布了《2021年度社会责任报告》,通过自我优化和外部支持两种途径,内外合力进一步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同时还披露部分废弃物排放数据和能耗数据,促进了环保节能减排的诸多实质性工作,从低碳创新的不同角度探索绿色发展的实践。

  嘉麟杰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产品设计源头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影响环境的负面因素。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工作人员、技术官员、志愿者等制服装备以及国际奥组委、中国代表团和国家队长袖针织衫保暖针织的面料供应商,嘉麟杰采用回收利用的废旧塑料瓶为原料,制成纱线实现产品的再生循环。

  今年以来,嘉麟杰专注于加快主营业务发展,业绩保持良好增长,前三季度盈利能力显著提高。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5亿元,同比增长29.18%;实现净利润6889.17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

  不知不觉中,2022年已经接近尾声。对于针织人来说,好消息是,春天就要来了!

  回顾2022年年初,疫情在国内多地散发,局部区域在疫情期间出现供应链停产、物流运输中断等现象,供应链稳定性受到较大打击。针织行业巨头申洲国际的宁波工厂也未能幸免,但得益于海外基地产能的持续恢复,减少了疫情对企业供应链影响。2022年上半年,申洲国际净利润率有所下滑,不过销售仍保持正向增长。

  在疫情冲击下,头部纺织企业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情况截然不同。受海外需求不振、海运价格高企、原材料成本上涨、疫情多点散发导致供应链不畅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加大,有人顽强坚守,有人黯然退场。

  乍暖还寒的3月,疫情袭扰之下,外贸订单从2021年的饱满到急剧下降,让众多外贸企业在“倒春寒”中艰难的前行。一位针织外贸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对比前两年,今年外贸市场的形势变化更为激烈,“糟心”事儿也更多。很多订单不是被取消,就是被“挑剔”的客户半路退货,最终只能折价处理。“大环境我们无法改变,只有时刻关注新技术、新渠道、新传播、新产品的出现,紧跟时代步伐,善于抓住机遇,才不至于有被淘汰的风险。”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贸形势,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主动出击。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通过不断创新研发,加深加宽企业“护城河”;有的发力跨境电商,加速开拓海外市场;有的多地布局生产基地,在转型中求发展。

  2022年,直播行业受到技术的推动而迅猛发展,一些针织企业在直播中寻找新的生机。出现在直播间里的企业家越来越多,线下线上齐发力成为企业活下去、活得好的一门“必修课”。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下,我国针织产业今年前9月实现了稳定与发展。总的来看,目前我国针织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发展阶段,已由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在以科技、时尚、绿色为目标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强化产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随着稳经济各项政策效应逐步释放,我国针织行业经济增速有望持续回升。

  一家经营针织服饰的老板告诉记者,“之前线下渠道受阻,导致公司销量骤降库存严重。如今,随着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新十条’的出台,大部分实体店已恢复营业,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2023年来临之际,希望每位针织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目标,做足准备,全力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