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衣哥”朱之文痛心:被村民欺负不算啥200斤

 行业动态     |      2024-08-12 16:18

  因为总是穿着一身军大衣,观众们都亲切地叫他“大衣哥”。拿下冠军之后,朱之文迅速走红,商演、代言接踵而至,成了家喻户晓的“草根”明星。

  爆红让朱之文的生活富裕了很多,但也给淳朴善良的他带来了困扰。村民们蜂拥而至“蹭热度”,儿子、女儿每天无所事事,成了只会“吸血”的废人。

  提起朱之文,很多人都惊艳于他的天籁嗓音,以为那是天赋使然,但事实并非如此。朱之文的经历,比我们想象中要艰难得多。

  1969年朱之文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的一个小县城,他的家境十分贫寒,多年来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每天与大地亲密接触,朱之文从小就染上了独属农民的那份淳朴与善良。

  10岁的时候,朱之文的父亲生了很严重的病,还没有开始长高的朱之文每天拉着板车,带父亲到附近的镇上看病。父亲一阵阵的咳嗽声让他心悸,也让他更坚强。

  自从父亲生病,家里的条件就更拮据了。为了照顾家人,朱之文无奈从学校回来。不过,对朱之文来说,学校只是个识字的地方,他不喜欢被教室圈起来的感觉。

  辍学之后,朱之文没有了识字的渠道,但是他想唱歌的话,就必须要认得歌词。所以,每次去农田干活路过学堂的时候,他都会扒在窗口偷看老师写字,一边看一边用手指在土地上写写画画。

  当时辍学的孩子很多,学堂的老师了解这些家庭的苦衷,遇见偷听讲课的孩子,只要他不扰乱课堂,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朱之文就这样,在“课堂”上认识了不少字。

  后来,朱之文不知道从哪里捡来了一本新华字典,这让他有了最好的识字工具。农闲的时候,他就抱着这本书翻来翻去,像这样砖头大小的字典,朱之文翻坏了好几本,直到上面的字他都认识了。

  在认识歌词以后,就是声音的锻炼。那个贫困的年代,在落后的小村庄里,没有任何人能指导朱之文。他每天就在村庄的河岸边练声,无论风霜雨雪。夏天瓢泼大雨,朱之文就披着破破烂烂的化肥口袋;冬天千里冰封,朱之文就穿起缝缝补补的大黑棉袄。

  舞台上的朱之文,嗓音透过屏幕感染了万千观众。这样极富情感的歌唱,并非朝夕之间能够练就。在小村庄里的30年,朱之文每天都会到河边练嗓。有时候被村民看到了,还嘲讽他像个“哭坟的寡妇”。

  但是,对这个淳朴、内敛的农民来说,唱歌是劳累平淡生活中的最大慰藉,雨雪浇不灭他唱歌的热情,村中的闲言碎语他也从来不放在心上。

  在村子里,朱之文从来不和别人吵架,能避开就避开,能和解就和解,无论别人怎么对他,他都是一副淳朴善良的模样。也正是心中的这份纯净,造就了朱之文独一味二的嗓音。

  1985年,朱之文和村里的人一起去北京打工。在日常的相处中,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朱之文有一副好嗓音。有一次,他被邀请到婚礼现场演唱,那种来自黄土深处的纯粹嗓音,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撼。

  唱完之后,当时就有人建议朱之文去参加选秀节目,说他的歌声一定能“一战成名”。

  2011年,选秀的机会来了。朱之文参加了《我是大明星》的海选,并成功地在海选中夺得冠军。他演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时穿着一身军大衣,“大衣哥”的称呼也由此而来。

  唱歌视频在网上火了之后,朱之文被著名歌唱家文华看到。这位“伯乐”亲自登门,把他带上了星光大道的舞台。在朱之文比赛过程中,文华尽心尽力为他助演,还联系著名音乐人为朱之文量身打造了《一亩三分地》这首歌。

  朱之文没有辜负文华的欣赏,在星光大道夺得了冠军,成了炙手可热的农民歌唱家。成名之后,朱之文又参加了不少歌曲选秀节目,在《我要上春晚》中以一首《我要回家》胜出,参加了2012年的春节联欢晚会。

  此后,朱之文又参加了不少音乐类综艺节目,真正从“草根”变成了明星。但明星身份除了带给他财富之外,也让朱之文的生活更加“复杂”了。所谓“人红是非多”,身边的所有人好像在一夕之间露出了真面目,让朱之文有些无所适从。

  成名之后,朱之文没有像很多明星一样,到城市里买房、定居,而是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那个有些破落的村庄里,住在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他还是喜欢在家里,面对着菜地农田、鸡鸭猪狗,这让朱之文的心里很踏实。

  朱之文给村里捐了不少钱,捐钱修路、帮助困难户等等。但久而久之,这些本该让村民充满感激的事,成了理所当然,他们不再感谢朱之文,甚至还嫌朱之文做的不够多。

  为了“蹭流量”,村民们还肆无忌惮地来到朱之文家里,用手机偷拍、直播。如果被朱之文拒绝了,这些村民就会找机会砸他们家的玻璃,让人不得安宁。

  把朱之文当工具人的,不止是村民,还有他的子女。朱之文的女儿叫朱雪梅,父亲成名之后她就成了“废人”,每天在家“啃老”,除了玩游戏就是收快递,无所事事,体重已经涨到了200多斤。

  儿子就更过分了,不仅什么事也不干,还肆意挥霍朱之文靠商演赚的钱。他从来不出去工作,“反正爸爸会给钱的”,在外面花天酒地,没钱了就回来跟朱之文要。

  朱之文的子女之所以变成现在这样,和他们的家庭教育分不开。朱之文夫妇都是农民,没有多少文化知识,也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他们想让孩子过更好的生活,却把孩子养成了“废人”。

  如果成名之初,朱之文就用自己的淳朴和真诚去教育孩子,他们也许不会变成现在的样子。但孩子已经长大,定型的价值观似乎很难扭转了。